本文轉錄自 PTT  medstudent 看板

作者: cmckendo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感想] 中醫執業一年心得
時間: Fri Oct 16 20:04:44 2009
                                                                               
前言:我在退伍後,本來是以打工的心情,
一邊準備考西醫執照,一邊在中醫診所上班。
沒想到,在中醫診所一年後,西醫執照過了,我也回到醫院中醫部工作。
在診所工作前,老師叫我先不要接太多診,
一方面有時間念書,一方面不要太想賺錢的事(QQ)
所以一週只有6診,薪水有時還比我當PT的妹妹少。
不過,在這一年,也學了一些東西。
也感謝現在的主任收留我,再回到醫院訓練。
最近也幾位學弟問我走中醫好不好,
去醫院還是去診所比較好?
                                                                               
似乎很少有人寫中醫看病的心得,
剛好我也執業一年了,就隨筆寫寫分享一下
台中市的診所超多,在診所附近就有5-6家。
我之前工作的地方屬於針傷為主的診所。
所以我的病人也是以針傷病人為主。
                                                                               
一開始,我對看病有點畏懼,畢竟一年多沒看病了,剛從學校出來也沒什麼自己的想法。
內科部分,以前學校教的那一套,我從學生時代就沒相信過了,
出來看診,只相信傷寒金匱方,沒掌握住使用方法,所以開方病人很少會回來。
針傷部分,病人主要是看推拿師,而不是看我的。
雖然在實習的時候,有特別去學習學長們的手法,
但實際應用於病人時,仍是成效平平。
                                                                               
空閒的時候,我就偷看一下學長姊的方子。
一位學姊很少改病歷,所以看不出病程變化,
一位學長是張國養派的,我也體會不出這派的想法,
只大概知道東升西降、脈位點這些名詞,
也無法理解為何要開大黃、砂仁、甘草、白芷 (封髓丹的變化方)
有位學長說要培養自己的專長,說實在,我也不知道什麼是我的專長。
處於這種尷尬期的我,只好又厚著臉皮回學校問老師病要怎麼看。

一直到約4個月後,我陸續去聽公會、學會的演講,
聽一位看診經驗豐富的醫師演講就是不一樣,或許也因為看診一段時間,
對於疾病、症狀的理解也不同了
聽前輩醫師如何去分析一個疾病,是一種享受。
而不是像課本上寫的咳嗽分多少證型,這些證型,又對應那些方子,
這種看病模式是不足以應付臨床所需的。
重點是用藥、臨床心得。
傷科上,聽課堂老師是如何操作手法,回去和推拿師討論一下,
也使用於病人,病人的反應也不錯,到後期也慢慢有自己的病人了。
                                                                               
以前傷科主任吳勝賢主任曾說江湖一點訣。
對我而言,中醫不論內科、針灸、骨傷科有一些臨床小訣竅。
像傷科課本寫的手法,沒看過別人如何操作於真正的病人,是很難體會的。
比如說看林兩傳醫師在操作傷科手法,有些治療訣竅他沒講,
光憑表面上的動作,很難做出像他一樣的手法。
這些臨床小訣竅學校不太能夠教,教了也無法體會。
加上教改、醫學評鑑的影響,
有臨床能力的中醫師不願意留在學校,反而在診所
有公會邀請時,才會出來演講。
所以,畢業才是學習的開始。
另外,看診要有中心思想,
一開始和病人針灸時,有時候就會融合各家老師們的學說,
如鐘老師、吳老師、高老師、劉老師,
結果針了一堆穴位,疾病的成效依舊不太好,
後來,聽了劉老師的建議,使用「一家之言」,
在同一套理論運作下,穴位選擇就比較單純,大概知道要如何進退穴位
成效也比較好。
至於那家的理論比較好,只能說選一家自己喜歡的就好,
有理論互斥的,就不要想要融合各家學說。
這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比如張永明醫師,
可以融合運用張國養學派與辨證方法,算是比較特別的例子。
                                                                               
在中醫診所一年的時間,
好處是可以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看診會讓中醫師成長快很多,
對藥物、症狀敏感度會比較快掌握。
但是理論基礎會不強,而且不容易看到大病。
我目前在醫院一個月,覺得醫院系統訓練很少讓住院醫師獨當一面,
成長速度很慢,但是有機會可以看到大病,
教學雖然就差不多那些東西,但可以多多交流別人的想法也不錯。
不要管薪水、成長速度的話,醫院是可以選擇。
                                                                               
畢業沒多久就去診所,最常被問的就是:醫師,你怎麼這麼年輕
最討厭的就是病人手伸出來,問:醫師,你看我有什麼問題?
但是在不錯的針傷技術下,前一個問題應該就不重要了,
病人是要解決病痛,不是來相親的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沒和張國養學脈法,算了~
                                                                               
----
                                                                               
至於未來中醫的前景好不好,
我覺得中、西醫未來都不好,有個富爸爸比較實在。
                                                                               
至於要不要先走西醫,再走中醫,
那是個人的抉擇,
不過,人的腦力在35歲會差很多,
中醫有許多東西要背,特別是內科。
所以都好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M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