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浸大中醫藥 – 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上午12:04

慢性胃炎是指發生在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噁心等消化不良症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佔第一位。

慢性胃炎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近年增加新型的膽汁反流性胃炎及疣狀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演變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胃癌前病變。患了慢性胃炎,一定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尤其有腸上皮化生者,若錯過治療時機,會產生癌變。

圖片:Getty Images

中醫學根據不同的臨床症狀,有相應的中醫診斷及治療。若患者以胃脘部疼痛為主,屬於「胃痛」範疇;以上腹飽脹、噯氣為主者,屬於「胃痞」範疇。

中醫治療慢性胃炎富含特色,慢性胃炎如果治療及時,可以治癒;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不少可以逆轉,杜絕向癌症方向發展。

中醫學歷來重視脾胃,尊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治療脾胃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從張仲景《傷寒論》的甘溫建中及養陰存津;「後天治本」奠定者李杲《脾胃論》之溫補升發脾陽;明末清初著名臨床學家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的甘寒養胃;清代傑出溫病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的清熱化濕、甘淡實脾。無不與脾胃論治相關。

通過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的統一,又從中西醫不同的角度配合,治療慢性胃炎,可達到辨病與辨證的統一,使運用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辨證施治方法經過許多中醫臨床專家的臨證,已積累豐富的經驗。

中醫辨證施治,規範的標準分五個證型: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脾胃虛弱、胃陰不足、胃絡瘀阻。其中肝胃不和證治以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濕熱證治以清熱化濕,和中醒脾,方以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脾胃虛弱證治以健脾益氣,行氣止痛,方以香附六君子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胃陰不足證治以養陰益胃,榮絡止痛,方以沙參麥冬湯合益胃湯加減。胃絡瘀阻證治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以失笑散加味。

有言「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在診治胃炎患者的過程中,患者應該在生活起居及飲食配合;同時給予患者藥膳養胃,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以下介紹一款飲食療法:

參芪猴頭菇雞湯

材料有猴頭菌100克,小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2克,薑片、陳皮、清水適量。先將猴頭菌洗淨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乾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瓦煲內,加入薑片、陳皮、清水,上放猴頭菇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煲,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這款湯具有補氣健脾養胃的作用,可用於慢性胃炎脾胃不足者,有防癌變作用。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張學斌博士

arrow
arrow

    CM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